第30期 从AI到神话看《哪吒》背后的科技革命 ——工作室成员走访《哪吒2》云南特效团队
2025/3/8 14:00:49

第四批春城计划”马莹华名师工作室简报

3           2025年2月

从AI神话看《哪吒》背后的科技革命

——工作室成员走访《哪吒2》云南特效团队

今年新春,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创造百亿票房神话,这部现象级动画的2073个特效镜头背后,是深度神经网络、物理引擎与AI渲染技术的三重协奏。“春城计划”马莹华名师工作室走访《哪吒2》云南特效团队,了解镜头后面的科技故事。

数字炼丹炉里的角色革命

在太乙真人的山河社稷图里,AI技术正悄然改写动画制作规则。哪吒标志性的火焰莲花特效采用流体动力学算法,通过对抗生成网络(GAN)模拟出2000种火焰形态,最终呈现出既符合物理规律又具神话美感的"三昧真火"。

申公豹的毛发系统堪称技术奇观。制作团队运用神经辐射场(NeRF)技术,为每根毛发建立独立动力学模型。当角色在暴雨中战斗时,AI实时计算20万根毛发与水流、风力的相互作用,这个曾让好莱坞团队崩溃的难题,在混合现实引擎中迎刃而解。

面部表情捕捉系统突破"恐怖谷"效应。基于深度学习的微表情算法,将200个面部肌肉控制点精简为15个核心参数,让哪吒的邪魅一笑包含0.3秒的眉峰微颤和0.1毫米的嘴角抽动,这种次像素级精度远超人类手绘极限。

 算法构建的神话宇宙

陈塘关的数字孪生城市颠覆传统场景设计。制作团队使用点云扫描技术采集重庆洪崖洞的3亿个空间数据点,通过生成式AI重构出悬浮山城。当哪吒在屋顶追逐时,AI实时渲染系统根据摄像机角度调整8万个建筑模块的细节精度。

在龙宫决战场景中,流体模拟算法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视觉奇观。基于SPH(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)的改进算法,使10亿颗数字水粒子在GPU集群中奔腾,每条蛟龙的游动都会引发连锁流体反应,这种动态交互的复杂度是《少年派的奇幻漂流》的37倍。

天劫降临的粒子特效开启新纪元。传统粒子系统最多控制百万级单位,而采用AI集群算法后,2.4亿个闪电粒子在深度强化学习框架下自主演化,形成具有分形美感的雷暴云团。这种自组织特效技术正在申请国家技术专利。

智能协作重塑创作生态

在虚拟制片现场,AI编剧助手展现惊人潜力。系统分析了封神演义全本及87部神话电影,为敖丙的黑化剧情提供32种叙事方案。人类编剧选择的"灵珠堕落"路径,经AI情绪曲线分析证实观众接受度提升40%。

动作设计迎来机器革命。武术指导的招式数据被转化为运动链参数,AI生成系统在48小时内产出700套打斗方案。哪吒与敖丙的冰火对决中,72%的过渡动作由算法自动补间,使每秒24帧的画面达到毫米级动作衔接。
渲染农场里的静默革命值得关注。分布式渲染系统,将单帧渲染时间从18小时压缩至23分钟。智能压缩算法在保证画质前提下,使最终成片数据量减少60%,云端存储空间大幅减少。

当哪吒喊出"我命由我不由天"时,云南特效师正在用科技重写命运剧本。从AI辅助创作到实时引擎渲染,这场静默的技术革命正在重塑文化生产的DNA。在即将到来的元宇宙时代,那些在数字炼丹炉里淬炼出的科技火种,终将点燃整个东方神话宇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