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期“人工智能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教学案例比赛” 筹备讨论会 第2小组
2025/4/30 9:48:47

第四批春城计划”马莹华名师工作室简报

8           2025年4月

第2小组“人工智能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教学案例比赛”

筹备讨论会

为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科学教育的深度融合,探索创新教学模式,工作组于4月11日晚8:20举行了关于举办“人工智能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教学案例比赛”筹备的线上会议。会议组长主持,小组全体成员参与,围绕人工智能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展开深入讨论。  

会议第一部分,小组成员结合教学实际,分享了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科学教育的多种可能性。与会教师提出,人工智能可丰富教学形式,如运用视频、音频、动画和图表等多媒体手段,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传播效果。数字人技术成为讨论热点,例如通过模拟历史人物对话提升课堂互动性,或在虚拟场景中构建数字人辅助情境化学习,激发学生兴趣。此外,教师们还探讨了人工智能的数据分析功能,认为其可帮助教师精准分析学情,动态调整教学策略。  

讨论中,大家一致强调,人工智能是教学辅助工具,而非教师的替代品,需避免盲目追求技术形式而忽视教育本质。多位教师分享了实践案例,如在六年级《宇宙》单元中,利用AI技术构建宇宙模型,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天体运行规律;在电路教学中,借助虚拟实验平台简化抽象概念,提升学习趣味性。  

会议第二部分,马莹华老师对组员们的创新思维给予充分肯定,并从理论层面提出指导建议,指出人工智能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可聚焦三大方向:智能体开发(如数字人)、模拟实验优化(如虚拟实验室)及数据统计分析(如学情诊断)。  

本次会议为后续教学案例比赛的参与奠定了坚实基础。老师们也将持续推动人工智能与科学教育的有机融合,助力教师探索智能化教学新范式,全面提升科学教育质量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文字:田顺方、马秀芳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图片:

     初审:

     复审:

     终审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