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期 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——“春城计划”教学名师马莹华工作室人工智能技术的学习应用研讨活动
2025/4/30 9:53:19

第四批春城计划”马莹华名师工作室简报

9           2025年4月

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

——“春城计划”教学名师马莹华工作室人工智能技术的学习应用研讨活动

 

“春城计划”马莹华名师工作室于2025学年春季学期启动

“人工智能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主题学习研讨系列活动”。2025年4月11日,工作室第三小组以“人工智能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”为主题进行线上研讨。

本次活动马老师参与组内交流,带着我们探讨营养成分分析、模拟实验与教学案例结合的策略,借助人工智能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,能够精准分析各类食物的营养成分,将抽象的营养知识转化为直观数据。例如,通过模拟实验展示不同营养成分在人体消化过程中的变化,结合具体教学案例,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理解营养均衡的重要性。这种结合策略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,还能培养他们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能力。马老师还分享了利用人工智能软件快速生成二维码说明书的方法,教师可将实验步骤、知识点讲解等内容生成二维码,我们扫码即可获取信息,方便快捷。同时,关于视频生成手册,大家探讨了利用人工智能图像识别、语音合成等技术,自动生成实验操作视频的可能性,大大节省教师制作教学视频的时间和精力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在讨论人工智能的运用方式和场景时,众人各抒己见。马老师分享了很多案例提供大家学习,在课堂教学中,人工智能可以作为智能助教,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实时反馈学习情况,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依据。在课后,学生可以通过智能学习平台进行个性化学习,平台依据学生的学习数据推送针对性的学习内容。此外,在科学实验教学中,人工智能模拟实验能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复杂实验,避免实验器材不足或实验危险等问题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谈及人工智能技术在功能上的使用优势,侯老师分享了自己整理的人工智能技术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,如对话虚拟人物/动物/文物等、资料查阅,快速获取资料、数据汇总及快速处理、虚拟实验,进行演示、优化设计,创设展示平台和贯穿全程等,进行评价分析。其高效性、准确性和个性化特点备受称赞。人工智能能够瞬间处理海量数据,在营养成分分析、学生学习数据分析等方面远超人力。而且,其提供的信息准确性高,减少人为误差。更重要的是,它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特点,定制专属学习路径,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。

     此次研讨让我们深刻认识到,人工智能技术在科学教学中虽潜力巨大,但仍需解决诸多实际问题。未来,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育工作者的持续探索,人工智能有望在科学教学中发挥更大作用,为学生带来更加高效、有趣、个性化的学习体验,推动科学教育迈向新的高度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文字:师专附小彩云城学校  蔡惠林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图片:工作室第三小组 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初审:李兴美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复审:杨艳芳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终审:马莹华